English

白兰地、雪茄与音乐

钢琴对谈北京新空气双钢琴之夜
1999-08-24 来源:生活时报 祝晶 我有话说

1999年8月28日(周六)晚19:30,北京音乐厅的“打开音乐之门’99暑期系列音乐会”将推出一场“钢琴对谈-北京新空气双钢琴之夜”音乐会,演奏:北京新空气:于洋、毛东黎,由该团艺术指导、英国指挥家尼克·史密斯(NickSmith)担任讲解;他们将演奏19世纪德国作曲家舒曼的经典双钢琴作品《行板与变奏》,以及3位20世纪作曲家的双钢琴作品———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的《悲伤玛祖卡》、班尼特的《组曲》和法国作曲家普朗克的《挽歌》。

今年是法国作曲家、钢琴家弗兰西斯·普朗克(FrancisPoulenc,1899-1999)诞辰100周年。普朗克自幼从其母学习钢琴,7岁开始作曲。18岁创作《黑人狂想曲》(Rapsodienegre),使他在巴黎名声大振。普朗克学过3年和声,但从未学过对位法和配器,他的曲式知识来自本能。普朗克与萨蒂(Satie)等年轻的作曲家组成了著名的“六人团”(LesSix),他们一起举办音乐会,信念之一从“巴黎民间音乐”,如街头乐师、杂耍剧场、马戏团乐队中汲取灵感。

普朗克的音乐具有强烈而鲜明的个人风格,虽然在他的音乐中能够听到法国前卫作曲家(如萨蒂)和现代作曲家(如斯特拉文斯基)的影响。他的音乐旋律性极强,和声中的转调常常出于旋律的需要;同时,优美感人的曲调中不时出现不和谐音,忧伤中仍不乏机制诙谐———尼克说,“一句话,甜中有苦,苦中有甜”。

普朗克善于在作品中营造出一种氛围。《挽歌》作于1960年,虽然是一首献给死者的曲子,但浓而不艳,哀而不伤。普朗克像写话剧一样,在谱子中注明,演奏者要身着晚礼服,舞台上要有点燃的雪茄,有白兰地。8月28日,听众将亲身感受到普朗克所营造的气氛。在雪茄暗蓝色的烟雾中,在酒杯晶莹柔和的光泽中,幽幽的乐音在钢琴上划过,仿佛死者的灵魂冉冉上升,与世间道别……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